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本土化而非简化

2019-05-18 14:24:05 535

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虽然火遍全球,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下国内当下的教育背景呢?目前粉笔黑板仍然是我国课堂教学工具的主流,并且教学效果依然不减当年,如果说现在完全抛弃传统的粉笔与黑板,那么目前的教学肯定无法进行。如果翻转课堂真的在我国实施的话,它应该具备两个条件:

多屏互动

首先要有足够多的优秀教学视频,通常这些教学视频是由任课教师录制并后期制作,那么如果教学视频不好看、不优秀的话,学生是没有兴趣去看的,更别说是提高教学效果了,基于这一点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视频制作技术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而这一条件就目前来看是不太成熟的。

其次,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这种自控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够训练出来的。翻转课堂应用到高校教育教学中比中小学要容易一点,但是对现在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实现,因为基础还是没有完全达到要求。

多屏互动

翻转课堂的大规模使用的条件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简化版的“翻转课堂”横行:简单的认为翻转课堂模式就是:

●视频取代面对面授课

●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时间与教师参与关键学习活动

●之所以叫翻转课堂,是因为过去的“讲课”已经可以通过授课视频由学生在家里完成,而过去的“家庭作业”却被拿到课堂上完成。

简化版的“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扯大旗、喊口号,甚至从某方面来说,还不如我们的传统教育。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本土化,需要符合放下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本土化主要通过以下两种路径:

1、对国外典型教学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国外典型的教学模型是基于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所构建的,不可能完全适应中国的教育场阈。鉴于此,通过对国外教学模型的完善,使其更加契合中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失为本土化探索的一种有益尝试。

多屏互动

2.基于相关理论的理想化建模

与第一条路径不同,理想化建模这一路径下的模型构建并不以某一个教学模型为特定的原型,而是根据翻转课堂的理念和内涵,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这种路径下所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其背后的侧重点仍然有所差异,但大致呈现出四条发展线索。

线索一:融合基础理论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有研究针对已有翻转课堂模型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相对忽略教师教学活动的情况,根据翻转课堂渐进式知识内化的特质和翻转课堂的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设计了系统化的教学模型。此外,还有研究从方法论的层面,以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为指导,构建了适合实验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线索二:融合其他教学模式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基于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讲授、轻实践”、多媒体式满堂灌、师生缺乏互动等不足,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相融合,设计了包含教师在线模块、教师课堂模块、学生在线模块、学生课堂模块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亦有研究基于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互动缺乏的问题,将参与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融合,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流程;还有学者针对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设计和衔接,构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线索三:侧重于支持服务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点,也是翻转课堂实施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现有研究中有的是基于校内信息技术工具(电子白板、交互白板等)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有的基于校外资源(云端资源、QQ群、网络平台等)构建教学模型;还有研究则是基于个人学习平台(电子书包、电子课本等)构建模型。

线索四:基于非信息化环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现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大多都强调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但是对中国的中小学校而言,一方面,我国广大地区的中小学无法提供支持翻转课堂的信息技术。

总结: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从引进、介绍国外经验,到进入到本土化的探索阶段,在模型构建和实践应用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翻转课堂引入国内的时间毕竟还比较短,学界对其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本土化而非简化。


如果您有什么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式联系我们!

电话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